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农文旅体+”打造农村消费新引擎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罗非鱼年产量28万吨,占全国的七分之一。上半年出口增长20%以上;荔枝年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大丰年,完成销售62.23万吨,收入91.6亿元……广东茂名通过“农业文旅体+”、“工业+”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百县、千镇、数万村高质量发展项目”(以下简称“百千项目”)远走农村消费新风口,激活农村消费新动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乡村音乐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高梁特产文化活动带动了茂名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在2025年“来玩集市2.0”助力“千个项目”促文旅消费的系列活动中,非遗展览、非遗集市十分火爆,形成了“看展+购物”的新消费模式。近日,山城信宜举办首届音乐嘉年华。在探讨如何可持续地引流游客时,梨花谷、马鞍竹海、广东虎跳峡生态度假区等景点周边酒店、民宿已被提前订满。政府旅游合作项目不断“上新”。由信宜市政府与广东四季文旅产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广东虎跳峡生态度假区近日开业。刘国云 广东云茂四公司总经理四季旅游度假管理有限公司表示,不少游客将品尝三花梅酒生鸡煲、信宜紫苏煎鲅鱼等美食,观看“虎跳峡游船”和互动歌曲表演。作为2026年广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主办城市,茂名正在探索用“体育+”激活“百万工程”的烟花。不久前,省运会主会场茂名奥体中心首次全面亮灯。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灯光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高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廖源表示,今年举办“村巴”、“巴市”等县级比赛,推动“体育+”经济发展。赛事的火爆,让茂名度假村更加火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激活农村消费”茂名依托“五树一鱼一桌菜”(荔枝、龙眼、三花梅、橙红、沉香、罗非鱼、凉菜)特色产业链,不断探索县域经济增长突破新路径。以三花梅产业为主体的“中国梅乡·景观组合”和以荔枝为主的“甜果海乡村振兴示范带”以龙眼产业为核心的叠加罗非鱼烧烤、帝王荔枝雪糕等特色小吃,“美食+”模式激活“夜间经济”,带动消费增长。 数据显示,2025年,茂名春夏粮食产量达80.5万吨,早稻总产量和收获单位“双增”;荔枝,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1.6亿元;农牧渔业增加值571.6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4元,增长5.5%,比城镇居民高1.3个百分点。茂名市副市长王晓辉表示,未来,茂名将积极推动“百千工程”实施,夯实石化产业基础,夯实县域经济“家本”,探索“五树一鱼一桌饭”融合模式和“契约文旅商”,用“体育+”“短剧+”聚民兴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的社会发展。 (编辑:魏敏)
上一篇:遵循投资物与投资人的紧密结合 下一篇:没有了